導讀
2020年,歷史撲面而來,現實的戲劇性令任何大片都顯得蒼白。你我不再是置身事外的觀眾,而是被推入其中的主角。在新一年開啓之際,南方週末以“我在”為題,講述歷史洪流下的人物故事,也記錄他們的擔當與希望。
疫中武漢
-
“寶媽”工廠老闆向京豔:我在疫後武漢,做JK制服絕處逢生
驚心動魄的2020年,一線城市潮流圈的一個意外,就這麼拯救了武漢郊區一百多個母親的生計。 -
水務環保人彭冠平:我在火神山處理新冠醫療廢水
他是火神山醫院污水處理廠設計者之一、中建三局水務環保事業部(華中)副總經理。他與設計團隊及中建三局同事,用極短時間設計建設了火神山污水處理廠,他説“這是這輩子第一次遇到這麼急的工程,也希望是最後一次”。 -
新冠患者賈娜: 我在病癒後更懂病人
樂觀、耐心、温柔。這是賈娜生病時希望從醫護那裏得到的東西,她決心將其給予自己照料的病人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寫作者劉醒龍:我在武漢,和它有了生死之交
我熟悉的一位護士長,五十五天沒有與幼小的孩子見上一面,每天在電話裏互訴相思。好不容易從隔離病區出來,走到家門口,孩子卻躲在門後,用發自內心的聲音,奶聲奶氣地不要媽媽進屋,説媽媽身上有病毒。母親也不讓她進家門,隔着老遠遞上幾樣她最愛的美食,就在門外的樓梯間裏蹲着吃完後,轉身重回醫院。這樣的人性該怎麼審美?這樣的親情該如何抒發?不要説一部《鼠疫》,就是再用十部《鼠疫》也説不透武漢封城的平常與特殊。 -
援鄂醫療隊隊長李太生: 我在武漢做臨牀醫生
在武漢的那段時間,李太生幾乎沒在晚上12點前睡過覺,體重也從最初的120斤掉到了104斤。四本厚厚的筆記,每一位病人的年齡、病情和臨牀表現,都被逐條詳細記錄,重點內容再用紅色記號筆圈畫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疾控專家曾光: 我在疫情“風暴中心”
“2003年我就説過,SARS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公共衞生課,但一堂課畢不了業,新冠病毒又上了第二節課,上兩節課就能畢業了嗎?”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“探索者”許知遠: 我在疫情中發現了親密關係的重要性
最開始隔離的時候,每個人都困在自己家中,內心必須要充盈起來,才能應對受困感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“我在武漢這一年,我還好”:疫情週年觀察
肉眼可見的跡象是車道擁堵了,這提示着武漢日常的迴歸。6月,武漢地區的平安車險理賠員每天要處理540筆報案,與2019年同期持平,這成為恢復得最早的城市指標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
大國觀察
-
護航軍人王明勇、紀樂江、石磊、江山: 我們在海上護航, 今年170天沒有靠港
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海南經發局局長韓聖健:我在海南,是面向全球企業的“前台”
經發局的前台很簡單,一整面白牆,掛着海南經發局的名字、Logo和一句口號——“We run for your business”(我們為企業跑)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漁政執法者段峯: 我在長江打擊非法捕撈
2020年,長江全流域禁漁十年,監利將暫時告別延續千年的捕魚傳統。在監利,打開電視,畫面下方就會飄出來禁捕標語;走進農村,“村村通”廣播大喇叭循環播放禁捕政策。捕魚行為或可令行禁止,但觀念上的慣性仍需要緩衝時間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當代民法史的“活化石”金平:我在生日前一天,看到民法典通過
一個書櫃保存了許多他當年去北京起草民法典前準備的資料。以前如果有人拜訪時有所求,他總是不吝贈予,等資料所剩無幾,他開始後悔,專門放在一個櫃子裏精心保管。 “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女大學生村官楊寧: 我在苗寨十年, 見過貧困的千姿百態
它是匱乏的資源,是空蕩蕩的錢包,是孕育智識的土壤極度貧瘠,也是女性在家不敢大聲説話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
社會哨聲
-
“庇護者”褚俊秀:我在反家暴婦女庇護所,我見過1196名受害者
12年間,褚俊秀見過很多被家庭暴力傷害的婦女:有人衣着光鮮、身份體面,但被衣物遮蔽的皮膚卻青紫一片;有人被丈夫打成骨折,卻擔憂影響孩子的前途不敢報警;還有人在被丈夫打出家門後無處可去,帶着孩子三番五次來找她…… -
“人臉識別第一案”郭兵:我沒有“勝訴”,我還在維權
因為“人臉識別第一案”,主訴人郭兵開始成為公共人物。他的野心很大,不僅要讓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更改“刷臉”格式條款,而且他更希望在立法上提高人臉識別技術的門檻。 郭兵再次上訴,希望二審法院支持全部的訴訟請求。他最看重的就是人臉識別格式條款內容無效,“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做出真正的改變”。 -
刑辯律師朱明勇: 我要麼在開庭, 要麼在去開庭的路上
請他辯護的人越來越多,朱明勇提高了接案標準。“我不想接這麼多,想要停下來,但停不下來。”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打假者王海: 我在跟帶貨主播“正面剛”
打假的第一步是常識判斷,判斷是假的,再去驗證它。調查之後,我們先去有關部門舉報,有獎金。接着就代理消費者索賠。現在我們一年打假獲賠大概有一千多萬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蒙冤者張玉環: 我在家中, 我已無罪
2020年12月7日,張玉環與宋小女補辦了離婚手續。他並不願意,但還是尊重前妻的選擇,“已經過去了,我想過平靜一點的生活。”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
世相百態
-
影院經理:我在停擺與復工之間,重新審視電影
-
P2P客户經理:我在公司“廢墟”上,打無望的官司
“我們這些被P2P傷害了的人,看上去跟正常人一樣,其實都已經千瘡百孔。” -
“外送盟主”熊焰:我在網絡為騎手兄弟發聲
“騎士聯盟”的意義就是騎手們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子,遇到事情,家人、朋友管不上,但在羣裏説起送外賣的遭遇,就有很多人安慰,也有很多人理解。 -
留學生柯怡安: 我在紐約, 看到疫情下的撕裂與人心
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總是很奇妙,有時竟能跨越語言、種族和國界。哪怕國家之間存在着各種地緣政治上的對立和博弈。而回顧當下,自己和身邊的人依然能夠平安健康地生活着,這就是最大的幸運也是最值得感恩的事了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刑法教授羅翔: 我在樸素的正義與偏狹的情緒中, 尋找一種分寸
“人類所有的勇氣,都不應是一種道德優越感——因為你勇敢,所以你瞧不起懦弱的人;因為你勇敢,所以你隨意論斷懦弱的人,那其實會導致虛榮。在我看來,勇氣既屬於你,又不屬於你。”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爆破工詩人陳年喜: 我在礦山,寫下詩篇
“我到過數不清的荒川與邊野,無數汗水灑在隆隆炮聲中,目光與心事卻落在了人羣與無邊風塵裏。”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“外賣女孩”蔡麗欣: 我在享受騎車的快感
有粉絲在她直播時誇她好看,説要介紹高富帥養她,以後就不用再辛苦了。蔡麗欣直愣愣地回答:“為什麼要別人養?我打工養得起我自己。”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
中國脱貧攻堅影像志
-
中國脱貧攻堅影像志·故事 | 飛索“後傳”
這是南方週末記者跟蹤拍攝了十餘年的三個深度貧困村,三組對比照片是三個藴藏着鉅變的感人故事——被改變的,不只是衣食住行,還有嚮往幸福的人生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中國脱貧攻堅影像志·故事 | 獨龍“傳奇”
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中國脱貧攻堅影像志·故事 | 古路村的“路”
路通了,美好的生活就會接踵而至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中國脱貧攻堅影像志·曾經的貧困
曾經的貧困觸目驚心。如果將我們所處的社會視為一個完整的軀體,那麼,無論它穿上多少層華麗外衣,只要貧困仍然還是這個軀體上枯瘦的肋骨,社會之軀就永遠不可能是強壯和健康的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中國脱貧攻堅影像志·答卷
編者按 2020年12月21日,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、商務印書館等發佈“漢語盤點2020”年度字詞。“民”,當選年度“國內字”;“脱貧攻堅”,當選年度“國內詞”。一字一詞,定格了中國2020年度記憶。 “天下之治亂,不在一姓之興亡,而在萬民之憂樂。” 正是懷着這樣的心志,百折不回,眾志成城;天道酬勤,力耕不欺。2020年,中國將如期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,千年夙願,一朝夢圓! 民之大國,人民至上。以民為先,方為大國。 我們特別選擇了這些飽含着痛楚與欣喜、浸透着汗水與熱淚、充滿着拼博與奮鬥的影像,以長久的關注,深情的關切,為這一段偉大的歷史留下生動而真實的證明。 它們只是萬千影像中的一小部分,願它們成為一條通向未來的線索: 吾國吾民,我們是永遠無法分離的骨肉同胞;吾土吾鄉,我們是永遠彼此守望的親密家人。民富國強,國泰民安,是我們共同的期許,共同的心願。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
開年十大猜
-
開年十大猜⑩ | 中東火藥桶會熄滅嗎?
阿以關係迅速緩和,伊朗核計劃推進受阻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⑨ | 人臉識別濫用有望遏制嗎?
“便捷”需求讓位於“安全”,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即將出鞘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⑧ | 實體店還有機會嗎?
以人為本,線下體驗成為線上服務的補充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⑦ | 生育會完全放開嗎?
“中國人能生”已是老黃曆,七普數據或有驚喜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⑥ | 一線城市會率先開徵房地產税嗎?
開徵難,也打壓不了一線城市的房價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⑤ |課外培訓還會繼續火爆嗎?
巨頭吃飽、線上火爆,“副科”也瘋狂只因進中考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④ | 延遲退休政策會落地嗎?
女性退休年齡向男性看齊,實施時會照顧特殊羣體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③ | 人民幣會繼續升值破六嗎?
已及時釋放升值壓力,與美元指數負相關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② | 疫苗會終結新冠大流行嗎?
少數國家率先實現羣免,世界局部恢復正常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 -
開年十大猜① | 股市會重上4000點嗎?
存量經濟時代,好公司才會大漲 (本文首發於2020年12月31日《南方週末》)